同路文档网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

2022-06-18 19:44:2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全考点-名校内部资料)

  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

 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国民经济崩溃的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收刮、多年战争破坏

 结果:1952 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 年)

 ①“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一五”计划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①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②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需要改变工业基础薄弱局面,为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③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③“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工业建设成就及意义

 鞍钢三大工厂、长春—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1956 年)

 ①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结果

 内容:对农业的改造——农业合作社;对手工业的改造——手工业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体系基本建立

 失误:改造过程中也存在急于求成,速度过快的问题

 2、探索与失误(1956—1966 年)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 年 9 月)

 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坚持下来。

 (2)探索中的失误:1958 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1958 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要求大办工业、大力、农业,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瞎指挥、放卫星、浮夸风。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初期—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强调分社越大越好,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③探索中的失误带来的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 1959—1961 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 年)

 ①背景: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 1960 年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②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③成就:1962 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 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 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3.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年)

 原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爆发“文化大革命”

 表现:“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967、1968 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 1000 亿元。

 调整: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教训:①要正确处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②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首位。

  改革开放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

 ①文革结束后出现两年徘徊局面,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1978 年 5 月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思想基础。

 ③邓小平说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召开:1978 年 12 月 l8—22 日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3)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必修 1)

 (4)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概述

 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

 过程:①安徽、四川首先尝试:1978 年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②中央肯定,全国推广: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③改革农村管理模式:1983 年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弊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原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②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缺乏活力。

 历程:①1978 年后试点改革;

 ②1984 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1992 年后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一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意义: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了活力,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必要性:①国际: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遇挫折;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可能性:①经济: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②思想:邓小平南方讲话,冲破思想束缚。

 (2)过程

 提出:1992 年初南方讲话: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提出要搞好社义市场经济。

 目标确立: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南方讲话”和十四大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理论完善: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进一步完善: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建立:21 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意义:①经济增长速度快:保持年均 9%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②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温饱,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对外开放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国内方面:

 “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经济特区的创办:

 首创: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扩大:1988 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特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成就: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有探索和示范作用,深圳成为“一夜崛起城市”。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开放: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积极影响: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旨在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它们将成为经济繁荣、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沟通国内、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开放: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结果:到 1992 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4)各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 1988—2002 年,全国设立了 49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进一步对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时间:1990 年,浦东开发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成就: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体系: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验、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推荐访问: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新中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 高考 经济建设 新中国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