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文档网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作文评价:基于“为什么写”,先弄清气质性种群病(全文完整)

2022-06-25 12: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评价:基于“为什么写”,先弄清气质性种群病(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作文评价:基于“为什么写”,先弄清气质性种群病(全文完整)

 

 作文评价:基于“为什么写”,先弄清气质性种群病 作

 者:

 陈兴才

 作者简介:

 陈兴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原发信息:

 《语文知识》(郑州)2016 年第 20163 上期 第 3-6 页

 内容提要:

 不弄清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改进作文教学就无由谈起;而作文之好坏的评价应基于“为什么写作文”。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气质病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热衷“作注”,回避“思考”;二是绣花枕头,塞烂稻草;三是事不达理,胡搅蛮缠;四是见识浅陋,素养堪忧。

 关

 键

 词:

 作文评价/气质性种群病/作文教学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11 期

 不弄清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改进作文教学就无由谈起;而作文之好坏的评价应基于“为什么要写作文”。从作文本质来看,写作是整理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有思想”,也是教学生“如何思想”的过程。前者是教学的担当与责任,后者是教学的入口与途径。再从课标的愿景来看,“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激发写作欲

 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不缺这些认识和理解,但在应试格局中的写作教学很难催生出真正的好才思、好文章。众所诟病的学生文风的浮夸不实、套话连篇反映出其“育人”的功效很是糟糕。其危害远超出作文本身和教学本身,直接对“人”产生了危害——代代学生历练而成的本领是,面对那些无聊话题玩尽虚头巴脑的花活,一会儿典故,一会儿童话,一会儿名人轶事,然后升华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把那点人人皆知的事儿说得天花乱坠。而另一面,诉诸公开的高考优秀作文,有许多除了有个好得分之外,实在是蒙蔽了评价者的眼睛,评价者把漂亮的稂莠当作庄稼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弄不清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想设计出有效的作文教学,想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审题立意构思,其实是自以为是和自说自话。所以我主张语文老师们,包括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们,应先弄清什么是好、坏作文。因为这是作文评价,先要弄清评价,教与写才有价值起点,然后才会有作文教学的改进与提高。

  《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道出了生活的真谛,把这句话套用到高中生的作文评价中来,却正好是相反的:好作文基于各自个性化的创造,往往是文无定式,各有各的精彩,否则就是千篇一律,倒人胃口了;不好的作文却往往具有共性,先天性的大面积的胎里病、种群病纵向遗传,横向流播。正因为是共性的,司空见惯不以为病,所以显得问题很大。因而,作文评价的第一事情是要弄清什么样的作文是不好的作文。

 辨识不好的作文,可以抛开那些外貌和长相等问题,以气质病来说,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热衷“作注”,回避“思考”

  高中生的作文绝大部分是“注解”命题,而不是就命题提供的“命题”展开研究和思考。这是高中生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当然这与中国式作文命题的方式有关。到目前为止(2015 年整体上出现改良),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证明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学生的写作就像一场“红头文件宣讲会”,或者说得漂亮些,就是代圣人(出题者)立言。如果说“红头文件宣讲会”是个关学生的笼子,这个笼子则有两层铁栅:一层是“被立意”——让你思考,但必须思考我给你的意旨;第二层是“被说教立意”——倘是“好意”则罢了,事实上这些“意”可从命题材料中“思辨”得出,而当写作时,它不过是一个浅显无需费舌的人生说教。学生的写作状态并非是就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或是独特的感受,而是为这个已有之旨“作注”。

  以 2015 年福建的考题为例。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三条材料,其实确定了三个立意方向。注意,不是思考关注方向,而是立意框架,也就是说无论依据哪一条来写作,学生的观点或者说主旨已经确定,除极少数才情和思维品质突出的学生之外,绝大部分考生会让自己的文章成为“材料的注解或敷衍”,他的作文的目的就是去证明或用所谓事实去表现那个既定主旨。如果是针对第一条材料的说理文,他基本会举出好多名人或各领域的先行者如何在无路的时候做了“第一个”,然后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去走了,结果就走出了一条大路。这种作文在高中生写作中大约占到百分之八十,他没有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只要做好一件事,为出题者的“命意”去作证、作注,这就像学习红头文件。这样的文章与性灵、思想没什么关系,高明的也只在于用漂亮的话和形式去宣讲这个红头文件。这个板子不应全打在学生身上,但学生习惯于为出题者提供的主旨“作注”是大范围、大概率事件,可以想见这样的文章会是如何的庸俗,它不会有作者立场,不会有读者意识,不需要有具体情境,呈现给你的是空话、套话与废话。

  二、绣花枕头,塞烂稻草

  这种毛病颇有迷惑性,很可能因为所谓才情、文笔和丰富的阅读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掩盖虚弱的本质。如 2005 年四川卷有一篇满分作文(命题是“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铭记与忘记的两岸(有省略)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三毛……梵高……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就绣花的功夫来说,此文确实“了不得”,语言表达丰富多彩,人与事似乎是信手拈来,加上貌似丰富的阅读涉猎,怪不得流传甚广,被当作优秀范文共赏。然而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种群性、先天性毛病:艳若桃李的外表裹着的是一肚子烂稻草。从立意来看,犯了前面说的“只作注不思考”毛病,作文通篇就是依据命题本身传达一个信息——有的人忘记了什么,有的人铭记了什么,属于无观点写作。文中所说“忘记什么”,似乎是人生痛苦不顺,那“铭记什么”呢?易安居士、海子、梵高,他们铭记的究竟是什么?非常含糊、华丽地扯淡,而且是在边缘扯,不入核心。对于这一篇作文,笔者只能给个“切题+语言表达”的及格以上一级的分数,想不通为何被当作满分优秀作文流传。倘是好文,自有共赏价值,若是这种先天性问题作文因祖坟冒青烟而暴得满分,其流传真不是好事,本质上是遗毒,示范的是坏风气与坏品质。

  三、事不达理,胡搅蛮缠

  可能是老师多年经验传播的结果,也可能与中国古代习惯上以赋代论(比如《过秦论》这类经典名篇)的传统有关,高中生写作文特别是写议论文,最爱用的就是举事实论证。其实,事实往往并不能论证观点,哪怕事实再多也不一定有用,因为事实是具体的个例,而观点代表的是普遍的规律,这两者之间并非紧密的逻辑关系。即使我们可以举十个经过苦难后

 成功的人,但并不能证明苦难有助于人的成功。为什么呢?还有九十个因苦难而毁灭的人;受难的人成功了,他的成功并不是苦难助益于他的。我们浅陋的思维习惯却全不管这些,只要举出十个实例了,就当作是完成了“苦难造就人的成功”的论证。《过秦论》中,作者铺陈而出的是秦之“仁义不施”,所以“身死国灭”。其实文中的逻辑非常可疑,如有人问,难道那六国就没有施行仁义吗?他们最后为何也被秦灭了呢?可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看不到这些,反而会在课堂上竭力赞美贾谊的气势如虹与有力证明。因为铺排,气势是有了,然而真的有力吗?其实经不住推敲。这就是中国学生在作文中的“事实情结”。事实举多了,貌似气势是有了,然而是虚张声势,迷惑人,论证力量弱得很。

  学生作文中除了事不达理以外,还有胡搅蛮缠之处。比如你让学生写“注重细节”,再让他写“大局第一”,他都能侃侃而谈,甚至用同一个名人来论证,怎么说都有理。这些做法貌似智慧,实质是无原则的胡搅蛮缠。有篇名为《糊涂与智慧》的学生作文,其中有这样的片段:

  糊涂能避免矛盾冲突,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智慧。相传古时有人牵着马在路上走,另一人硬说正是他昨日弄丢的马,这人不再争执,先把马给他。第二日那人又来还马,道歉说自己弄错了。那牵马人明知这是自己的马,却装糊涂,不就是为了避免争执冲突吗?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不失为一种智慧。

  糊涂能扭转固有局面,以更佳的方式让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不失为大智慧。唐太宗要魏征为自己作证,太尉冒犯了自己,欲降罪于太尉,魏征

 允诺。第二日魏征在朝廷装糊涂,矢口否认,还趁机进谏太尉之功德。终使太尉免于灾患,太宗也未损这一贤臣。倘若魏征前日便进谏,替太尉求情,气头上的太宗必听不进去甚至还会迁怒于他,这是魏征“糊涂”之一;若在朝廷上不装糊涂,于太宗、朝廷都损失不小。表面装糊涂,实则大智慧。

  作者所举两例,一是不与人争马之所属,其出发点本是想体现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与人争的胸怀,至于后来人家还了马只是意外,并非他算好一定会有此结果,所以基本不能证明马主人“糊涂也是一种智慧”的品德,相反则是在大是大非上无原则的表现,作者可以赞其忍让,但不可以说那是智慧。第二例,把魏征的行为说成是装糊涂的智慧,也有强扭强说的嫌疑。原故事不知出于何处,魏征的出发点不明,如此进谏,倒更像是故意驳太宗的面子使其难堪或给其教训——这好像符合历史上魏征与太宗的关系。如果他真是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更好的选择应是事前与太宗沟通。哪有有效沟通反而是在下不了台的情况下达成的呢?作者用此二例都有强扭生扯之嫌,但这也许正是与国民性有关的文风问题,能把一个事情不求真而只顾变通为自己所用,全然不顾事例本身的逻辑是否可疑。这篇文章曾出现于某杂志,还堂而皇之地成为“高考必背 50 文”之一。

  在上面所引的《铭记与忘记的两岸》一文里,同样充满了不讲逻辑的胡搅蛮缠,重点段里重点表述苏东坡,“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苏东坡有没有忘?即使真忘了,为何要忘?忘记了有什么价值?作者全无论说,只管乱加佐

 料,煮成一锅腊八粥,毫无逻辑和理性可言。同样,我们的阅卷者被这种迷思弄花了眼睛——满分!作文评价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阅卷者的问题。

  四、见识浅陋,素养堪忧

  余党绪老师认为,写作是“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写作教学最终要达成的是“培养公民的语言表达素养”。然而,笔者真的看不出我们的写作教学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我们的学生作文在应试模式下,在老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导下,学会的是虚头巴脑、伪崇高、凌空高蹈的道德煽情,表现为矫情、做作的文风。而真正意义上的作为公民的担当与见识,在学生的作文中几乎看不到。同样是被某应考宝典类刊物当作“必背 50 文”的一文:

  死于细节(有省略)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被剥皮实草,抄家灭族,受其株连被杀的官员约一万五千人,酿成明史上著名的“蓝玉案”。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开始怀疑蓝玉有反心的呢?竟然是一个细节:有一回,蓝玉从前线回来向朱元璋报告军情……蓝玉讲完了,朱元璋想和蓝玉谈一件秘事,他便对蓝玉手下的那几名亲兵说:“下去吧。”可是,那几名亲兵好像没听到一样,依然站着不动。见此情形,蓝玉便挥了一下手,那几名亲兵这才下去了。此举令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大为警惕,这些人眼里只有将军,没有皇帝,这还了得?从那时起,朱元璋便动了除掉蓝玉的想法,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将其杀掉。

 年羹尧是清朝重臣……雍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当时就起了杀心,不久之后,就找了个借口,将年羹尧做掉了。

  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蓝玉和年羹尧两个将军,就是因细节而死,两个看上去不经意的细节,却让最高领袖心生疑忌,担心他们尾大不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痛下杀手,绝除后患。这两个细节,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试想,如果蓝玉和年羹尧平日里能小心谨慎、低调行事,能时时约束手下人的言行,不让皇帝对自己产生疑心,他们的后半生很可能就会改写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味地张扬、骄横,终于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如曾国藩,曾国藩在身居高位时依然低调、不张扬,是因为他懂得...

推荐访问:作文评价:基于“为什么写”,先弄清气质性种群病 种群 作文 弄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