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文档网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2023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12篇)

2023-05-24 08:0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1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1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论证实施,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结构评价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思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发展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
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特点,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与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1树立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思想。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它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追求对人体生物学的改造,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不仅要让学生身“动”,更要让学生“心”动,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行为与习惯。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激发运动兴趣,掌握强身健体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1.2把握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教学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五个领域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内含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使教学目标朝着多方位、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充实了现代教育思想体育教学改革和成果,特别是充实了心理健康的内容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相适应方面的要求。

1.3不断探索,终身学习。

体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主张体育课程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效果,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为学生身体健康和科学的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这就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教学的权威者、控制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必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2.合理配置教学内容与形式

2.1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在原有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向上进取的氛围,并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它是对教学内容多方面的创新。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性练习,而应当看成是在体育课中有选择地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教会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使学生掌握运动规律及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弹性较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本地区学生、学校的特点引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或性别特征并受欢迎的传统运动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独特性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渗透保健性体育知识内容,在“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2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更要丰富教学形式。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声音模拟一定的场景,烘托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正确对待运动技能

3.1“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提出质疑,主张取消或减少运动技能项目,提倡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内容等。这些观点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把运动项目排斥在外,这不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强调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内容。

3.2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增强体质,一切身体运动,无论是走、跑、跳还是健康、竞技运动等,甚至一个简单的俯卧撑都存在运动技术的因素,其差别只不过是简与繁,易与难的问题。此外,熟练的运动技能,正常的生理功能,强壮的体质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态度和自我满足感。体态良好、神经健全、动作灵巧、良好的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是产生自信心和体验快乐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不能不把运动技能的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3由于竞技运动的发展,运动技术已从增强体质为目的,逐渐发展为“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充分挖掘人类自身生命潜能所进行的活动。”它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其对象是少数运动员,它直接用于运动训练最终的目的是在比赛中获胜而不是增强体质。正是由于竞技运动与学技体育对身体运动不同的价值追求,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人们掌握之间的差距,竞技运动规则的复杂性与大众体育规则的简单性、娱乐性的差别,使许多人远离了自己比较喜欢或亲近的运动项目,因此,训练运动员和发展学生素质应区别对待。

3.4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运动性能的传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锻炼身体的实效性。看是否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标,看是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对竞技运动从内容、方法、组织形成和场地器材等方面着手,围绕体育运动,体育手段实效性、趣味性,基础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挖掘和建设,对一些技术复杂度较高的项目进行改造,使其简单化、游戏化和生活化,充分考虑到体育运动主体的特点,使改造后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需要。

4.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4.1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据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起到组织、引导、控制及解答的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激发者。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具有适用性、趣味性、健身性的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娱乐因素,运用激励、暗示、纠错、设置情景、讨论归纳等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地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领悟所学知识、技能。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的方式领悟学习方法的动态,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所学问题深化理解融会贯通。

4.2学生的主体地位。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深刻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就表明现代教育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按自己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

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运动关践,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自觉地追求,唤起学生参与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在兴趣的牵引下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自我调控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还有助于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使学生保持探究的学习心态,思维与练习有机结合,变被动启发为主导作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3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与学生作用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给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多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对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5.1教学环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在教师的主导下,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间“互信”、“平等”、“尊重的”和谐关系。

5.2构建体育文化大环境。

5.2.1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体育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在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体育心理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体育思维意识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逐渐地积淀和定型,从而形成体育自我意识、体育态度、价值以及体育兴趣、愿望、需求和体育审美情趣的稳定心理倾向。而这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与态度,它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受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时间也是持久的,由于体育文化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随机性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自我性,因此,对体育文化环境的创造也应积极的引导。

5.2.2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而传播媒介,体育宣传,网络的构建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大环建设的支撑点。利用图书馆、板报、广播站、录像等体育文体的宣传,体育馆、运动场、体育健身惧乐部等设置,也对体育文化环境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另外,通过体育保健,体育咨询,体育医疗服务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体育观念及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另外,学校体育空间的扩大,学生体育视野的开阔,学生信息量的增大都会对学生体育文化心理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是学生体育意识及态度形成的土壤。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二

摘要: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发展。通过文献归纳法,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进行浅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分析;建议;终身体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它不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的局部改革,而是从教学观念,到教材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整体改革。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方面,由比较注重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转向比较注重学生主体价值的学生本位;在课程目标方面,体育课程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及人文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体育锻炼价值和健康相结合成为新的追求;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贴近和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课程情境差异性得到不断提高,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逐步走向个性化。在课程实施方面,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交往、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学习兴趣的发展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发展性和终结性的课程评价理论成为评价的主要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的异同,找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使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健康发展。

一、提出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兴趣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以及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参与者。由于现行教育受智育第一的观念影响,高中时不重视体育课到大学时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而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重运动技能、轻身心健康、轻知识能力的传统观念,使得学生轻视体育教学思想,也严重影响体育的发展。

(2)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滞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教师纠正动作,学生再练习,都是教师说得对,是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不能满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要求,也不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影响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传统的学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以量化指标来评判学生成绩,过分注重“达标”,把高度、远度、力量、速度等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尺度,忽视了体育态度、情感意志及体育能力、个体的进步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也是影响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分析与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体育教师承担着整个学校体育课及校园内、外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应是一位对学生进行健康锻炼的指导者、接受学生咨询的体育与保健专家。因此,不能忽视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业务进修和再深造,学习新兴的运动项目,使体育教师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型和科研型的体育教师,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此极性与创造性。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仅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保证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及时解决,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教学改革的主人翁和设计者。

(2)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目标就是使体育教学属于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①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得到同样的学习与锻炼,而不是一些学生学的、练的很多,而另一些学生学的、练的很少。②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③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每个学生都能从最切实际的教学评价中获得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模式教学。分层次模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健康状况、性格特征需要,身体素质基础,体育专长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按水平、按兴趣分班。对于同一项目组成不同层次、不同教材的体育教学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3)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全面发展。(i)体育教学中体现全面性,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往的体育教学只侧重于“技能”“技巧”和“体能”,忽视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满足。现代的体育教学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课的情感释放。②体育教学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师资等不同情况,已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具体内容应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求,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③体育教学应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是以身体教育为主体,以身体活动为主,因此,运动量和生理负荷是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但身体活动又不仅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要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技术和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所以,体育应从发展性和终结性的课程评价理论来对运动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个体差异的进步量、通过身体活动获得的情感体验量等等,还要考虑身体的外在表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大干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身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为健身既可打大球也可以打小球及其他运动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选择权利。

(4)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考核评价方法。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指引下,教师主观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都应围绕这一思想去建立考核体系,确定评价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逐步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从而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把只注重发展身体素质转向身心全面发展的方向。体育课课程评价方法要以不断满足大学生运动需要为出发点,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又要评价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知识技能和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教材要简单化、趣味化,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要通过改造,降低标准、改变规则,从而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评价方法更具实际意义。

三、小结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总结。虽然学校体育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但是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充实,使体育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玲燕,浅谈充分发挥体育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j].四川教育研究,(2).

[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周登高,学校体育学[h].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黄继珍,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6(5).(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三

对中小学阳光体育综述论文

(一)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特别是在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体育教育改变了原来不受重视的局面,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增强学生素质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措施。

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整个社会将体育运动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门。中小学体育教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体育教育是要塑造全面的人,从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方面进行了对体育教育的理解。我国社会对“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由排斥逐渐有了转变,“终身体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对待体育教育的一种趋向。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措施,同时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是中小学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

(二)中小学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的关系

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在技术理论层面上来讲是为了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塑造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要是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脱离不了体育教育,而阳光体育教育的实施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从整个层面上来讲阳光体育教育和体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同一目前而才去的不同手段,阳光体育与体育教育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甚至可以说阳光体育就是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更为关注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也就是在1小时内体育活动的状况,阳光体育更为关注的是国家政策,紧紧贴近国家教育以及相关的政策标准,认真贯彻“健康第一”和“全民体育”的理念。可以说阳光体育和体育教育都是依托于学校体育设施、课外活动等载体。因此阳光体育和体育教育之间不可分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两者之间既有不同之处,也就是关注的焦点以及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主要的目的和借助的载体都是相同的。

(三)小结

阳光体育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以尊重学生为主要的核心观念,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阳光体育将“四个学会”作为其重要的目的,顺应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现代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的实践运用,能够培养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四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教材,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体育教学更科学、更合理。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发展。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明确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职业学校体育的特点和组织形式,这对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觉锻炼的积极性,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十分重要。因而,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定地改革体育教材和教学方法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突出问题。

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即以国家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职业高级中学体育教材(试用本)》为依据,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着眼于体育锻炼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出能适应将来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
这就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正是我们改革体育教材的指导思想。

第一,加强基础性不动摇。职业学校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为主,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当然也是要以基础素质教育为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即体育“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教育,是由体育教育任务所决定,也是由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决定,更是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设备条件所决定。职业学校学生与一般中学学生相同,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但职业学校正处于发展中,其体育教学设施又大大逊色于一般中学,因此加强基础性教育,就是一种变劣势为优势的战略,把学生的求知向上积极性,引到走、跑、跳、投和队列、队形等基本素质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锻炼上来,以较多的精力,以较多的时间,来夯实基础这一课。为运动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标志。

第二,遵循科学性原则。在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中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注意与学生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相适应。一般地说,随着年龄增高,学生能逐渐理解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锻炼与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对体育锻炼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逐步提高,希望自己在体育上有所特长。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与安排上应科学合理地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各项指标。例如:男生更喜爱表现力量性的(健美)、灵敏的(篮球、排球)、速度性和勇敢性的(足球)活动,而女生一般更喜爱姿势优美、韵律性强,显示柔韧和协调的健美操等活动。二是教材选择与安排注意自身的系统性,具体地说处理好教材纵、横联系,即要注意到某项教材安排的连贯性,也应注意到该项教材与本专业的联系,处理好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如:对绝大部分学生仍应坚持基础性教育,全面发展方针。对个别学生则可采用单项突破的办法。使选择的各项教材在安排的时间上、层次上、专业要求上都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之中,科学地排列,合理地组合。

第三,突出实用性。一是目前职业学校的基础体育教学条件尚有不足,体育场地、器材有限。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可供教学能利用的时空条件,充分地利用场地器材,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材。二是还要考虑选择教材上与该专业特点相结合,如幼教专业可安排些舞蹈、健身运动;
安排些适合幼儿体育课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理论教材,体操和游戏等方面教材;
电子电工专业可安排些爬杆、登高、登山等方面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价值,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一般身体发展的同时,还适应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必须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当然实用性是统一于大纲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前提下而言的。

第四,巧用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材。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多种多样的体育教材来锻炼身体和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这与他们这一阶段身心特点是一致的。教材过于单调,不利于全面发展身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影响教学的全过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选择好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例如:举办一些班级内的小型篮球比赛、小型排球比赛,小型田径比赛,还有就是留心观察电视上“健身百法”、“快乐大本营”、“时尚俱乐部”等节目,选择一些可行项目,作为我们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小型比赛会,达到以赛代教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具体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选好教材,通过体育教学,还要教会学生部分体育文化娱乐的运动项目;
启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扩大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备好课这是前提,但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方法与手段,对整个教学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安排,因此,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摆正体育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来对等并处理好这对矛盾,是每个师生经常遇到并且讨论的热点,要解决好它的确十分困难,因此,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看待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在教与学的这对矛盾中,形式上教师的教是主体,但实际上学生的学才是真正的主体,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体育“三基”教育而不应该是带着体育“三基”教育走向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好,而且更要去研究如何使学生学好这个矛盾的主体,事实上在体育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与教师的调节控制分不开的,只有两者处于相对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教学的最大效能,如果课堂教学仅靠教师死板地灌输体育“三基”教育,效果将会是很低的,因为这样做的本身就有意无意地抑制着学生能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对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刻意创新的探索和自觉刻苦的锻炼,才能够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和掌握体育“三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第二,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有所控制,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对教学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找出不足,改进教法,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等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始终处于更科学,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另外在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组动作乃至一招一式的认识要允许学生回答总是不完整或有错误,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术有错误的理解并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从教学的某种角度和需要出发,有时需要尽量让学生暴露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示范和练习等手段,找出教学中的优化和偏差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通过对照、分析本取得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第三,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任何一个教材的学习,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劣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产生着直接的至关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对象,教材、任务的不同,具体地选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四,加强对新知识的复习。文化课的教学都十分重视复习技术的运用,因为复习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升华,同时还可获得新的知识。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技能,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是通过教师科学的组织,学生身体力行的锻炼实践,在大脑皮层建立动力定型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经过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高度集中,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并随着复习不断地强化巩固,逐步达到自动化程度,为此,复习要重视教材的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复习可以在课中进行也可在课外活动进行并可根据教学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组织复习。运用复习法应以学生为主,不能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情况,理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使体育教学更科学、合理,这是教学改革中历来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它所涉及的因素多,范围甚广,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以上方法不很成熟,目的只是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讨论促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五

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方面的经费不足、教学方式落后、体育师资力量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要让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也要让农村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促进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二、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方面的投入

要促进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确保一定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等。针对当前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落后的情况,教育部门要加大重视,设置专项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能够顺利地进行体育教学。

三、培养合格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体育师范教育,其在体育技能和教学水平上与专业的体育教师都有着明显的差距,难以有效地组织体育教学,既无法在体育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规范的动作示范,又无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要培养一支合格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就要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在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体育项目开发、体育技能提高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也要积极引进年龄较小、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程度较高的体育人才加入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队伍中来。

四、开发农村本地的体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例如,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竹竿来排练竹竿舞,或进行攀爬、跨越障碍训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解决很多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总之,我国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农村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的特色,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全面推进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六

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论文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质量的评估

为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确切的落实,应该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建立一个标准,让体育教师能够根据质量的标准反思自己教学过程。

1.1让每位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课中的自我价值感,在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最大接受学习的机会。合理的安排学生练习,不能将时间浪费在排队等待中,使不同体质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满足学生的需要,确保每位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使体质差的学生平等参与,并加强关注。

1.2教学内容不仅有意义并且有趣味性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影响教学的价值。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新课标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提出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框架,各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确保其趣味性。教学内容应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应多样化、趣味性;促使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互帮互助,并提高自己及他人的健康意识。

1.3教学方式多样化

好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讨厌体育课的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新课标中提出了现代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是在选择教学方式的同时应该明确了解各种教学法。教法选择应严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1.4合理并负责的实施课堂教学

负责任的落实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必要保障,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责任心也是一名教师的素质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以:

(1)保证每位同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对体质差的学生加强关注。

(2)保证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保证每位同学的安全,保护学生。

(4)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5)不得用体育来惩罚学生。

1.5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检测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才能科学、合理新课标提出对学生的评价从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健康行为几个方面进行,同时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运用。

2 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教师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

2.1树立正确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思想

2.1.1转变观念,具有生成性教学的意识大部分体育教师一直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案进行上课不懂得变通,导致课堂气氛沉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导致学习效率低。新课标的提出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而笔者则提出生成性教学的意识,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

2.1.2建立平等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两者之间是互相、平等的关系,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聆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平等对待不是满足学生所有需求,让学生控制整个课堂,而是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反复的揣摩,对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意见进行落实。

2.1.3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应明确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德育,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优化内在的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2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

2.2.1不断更新现代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转变,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摒弃传统的只重视技术教育的理念,转变为重视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区别对待每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的适应学生的心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评价运动技能又要评价学习态度、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以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

2.2.2提高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就犹如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新,每届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同,使学生的心理发生着变化,每位教师都应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摒弃过时的知识,适应学生心理。专业技能是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素质,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

2.2.3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学科研是实现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经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科研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断提高自己的成功感。新课标的提出,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要教师不断的拓展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前沿知识,不断的充实、调整、优化自己,提高科研能力,为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3 结论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及体育教师的质量都关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质量的评估提高应有的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如何上好体育课,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不懈努力。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七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体育教学通路封闭。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是高职体育教学和社会完全脱节,没有与时俱进,在体育教学时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重视,更没有反映出当代体育科技的发展。

2.重视教师的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和主体作用,总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更缺乏对学生讲解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最终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呈现程序化、强制化,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统一。一直以来,国家教委对于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的教学计划都具有统一的规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内容及大纲等都必须遵循教委的具体要求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打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更难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针对性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课类,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等。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有效促进体育资源的整合和有效优化,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2.体育老师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有效的适应新时期社会进步的要求,给学生的学习发展环境提供广阔的空间。

3.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体育技能的扎实掌握,并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体育老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了提升,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服力。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实行素质教育方针。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以这一宗旨为根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指导思想,添加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特点,制定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要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让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重视加强自身体育锻炼,树立终身制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在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老师是引领者,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的、高效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能客观的`做出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呆板的、固定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切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互动课堂,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发挥自己才能、思想感情和判断想象的自由空间,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更新观念,强化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结合教育部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创建一套特色的、新颖的、快乐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健康的锻炼身体,健康的学习知识。积极主动的更新观点,早日实现统一教学改革。首先,改变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中心教学;
其次,在对学生授课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再次,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倾向于健康标准。在体育课上,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教育,就是改掉在传统教育中的落后的思想教育手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要多问、多想、多创新、多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从而强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具有青春活力,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了。所以,在上体育课时要注重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即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地做到体脑结合,使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有机地衔接、融合。即保证了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又确保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确立。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多样,涵盖面广,可以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进而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奋发向上、坚韧不拔、拼搏进取的精神。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的目的性是使学生的身心能健康的成长,适应未来的工作,让学生的生理、心理、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还不是很完善。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教育教学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大力重视并改进,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施伟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郑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发展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3]周新梁.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八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摘要:为了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体系相适应,文章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入手,提出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可采取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教学方式

体育作为学科的构成之一,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和相关策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从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体育活动推广普及、营建体育竞赛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展开深入探讨。

一、革新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体育教学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就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进行探究。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运动技巧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升及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的院校,体育教学要表现出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这是与普通院校相比存在的另一种重要差别。结合以上两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要贴合社会岗位需求,通过运动养成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高身体素质高素养,从不同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设立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例如,运用“六结合”“六化”的体育教学方法累积教学经验。“六化”就是将体育教学课程以模块化、体育评价过程化、运动训练社团化、运动教学项目化、运动参与普及化、运动竞赛游戏化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六结合”就是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和专业要求结合、运动课程项目和爱好结合、过程评价和多样化评价结合、人人参与和普及参加结合、运动练习和社团结合、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结合[1]。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第一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准备教学内容,其中主要有田径项目,其中专项运动可对学生进行简要的讲解即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打好专项运动基础;
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对学生采取“三自主”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挑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改变体育教学评估方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考试成绩的评估方式是影响教师教学理念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所以,在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下,应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考核评估体系相结合,评估上要着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考核结果要体现出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2]。学生的体育考核评估在多样化的条件上更加重视其评估过程,就是以学生的上课表现、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等内容展开综合评估。此外,还有合理控制过程评估在最终评估结果中的最终比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实现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目标外,还要对学生体育的兴趣、参与度、心理感知等行为进行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体育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应更注重学生的考核过程,这有助于控制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体育活动推广普及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长,学生的课余闲暇时间与学习时间相比相对较短,所以体育教学改革方向首要从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出发。要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要积极倡导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项目,以体育社团、运动会、早操晨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走出户外,迎接阳光,在良好的运动氛围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营造体育竞赛环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在体育运动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减少,每天大量时间用于学习,课余闲暇时间不足。所以,应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课余时间,为学生营建良好的体育竞赛环境。在进行体育比赛时,要充分融入游侠化、竞技化的比赛精神,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将体育比赛趣味化,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还能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运动乐趣,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应为学生建立体育竞赛氛围,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要在五位一体目标体系下得以实现,就要充分认识到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参与性出发,通过采取体育模块化课程模式、革新体育教学方式、改变体育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体育活动推广普及、营建体育竞赛环境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另外,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着重于学生的就业培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市场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琪,谢毅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和发展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9-10.

[2]先世友.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6):173.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九

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个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思想适应新形势,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1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1.1过于重视升学率

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还是普遍的重视文化教育,因为文化教育关系着学校的名誉以及学生能否进入更好的高中,受到升学率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不重视。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师经常不按照正常的课程表安排上课,甚至把体育课程全部换成文化课,体育课程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因为升学率和学校声誉的问题,使得体育课程形同虚设,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1.2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体育老师都认识不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还有许多体育教师和正常的文化课教师一样,认为体育无关紧要,只是走走形式,上课时,也只是带领学生随便玩一玩,放松一下,认为体育课并不是教育的重点,对考进理想的高中也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根本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在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通常都会把体育课程让给其他的文化课教师。由于高中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程认识的不全面不到位,也不能很好的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工作中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高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1.3教学方法和内容不科学

高中的体育课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类,实践和理论。理论课对于现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和深奥的,远远的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很多,比如队形、队列、篮球、跳远等都是需要学生去掌握的,由于内容太多,也一时成为了体育教学的难点问题[1]。除了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整节课都被动的跟随教师做着重复性的动作,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们通常都是一贯的教学方式,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室外上实践课,遇到阴雨天,没办法上实践课,就留在室内上理论课。即使是实践课也大多是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活动,没有任何的新意。这样固定的教学思维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4体育教学设施简陋

在目前的高中校园中,由于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了体育教学设施十分简陋,进而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场地以及学校教学资金的缺乏也严重的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另外,很多高中对于体育教学设备的管理不完善,导致很多的体育教学设备无故丢失,学校的跑道操场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活动空间减少了,没有真正的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些原因都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十

2.1开放式教学形态的构建

传统课程教学与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最好的途径和举措。开放式教学手段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延续,也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形成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手段。

2.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良好的教学情形一定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做支撑,这正是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所缺少的,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人才的引进、师资的延拓等[2]。学校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支健康、良好、有序的师资团队,在注重师资力量培养的同时,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和培养,以达到师资力量的.稳定和均衡。对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这样才能更加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最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3创新教学理念

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来源于科学良好的教学理念,要用多元化、积极性教学理念来完善教学体系,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体育教学建设中,一定要秉持“终身体育学习”的理念,在这种积极意识的支配下,学生们更加的热衷于体育活动,转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一些有意义的、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种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也会慢慢的开始转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对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创建很有意义,师生关系和谐稳定,学生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

2.4完善教学内容

高中的体育教学在内容上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所以要对其内容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体征,因材施教,改变以前被动的机械式教学[3]。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跳绳这个体育活动中,只要学生没有踩到绳子,无论是跳动的次数还是进出的方向都不加以限制。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意,例如,女同学比较喜欢的健美操、啦啦操,男生们喜欢的、篮球、羽毛球等,要善于把学生的喜好加入到教学课程中来,丰富教学内容。

3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体育形式,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不管是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是适应时代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采取相应方式,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毅.从高中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视角谈高中体育教学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12:54-55.

[2]汤卫林.差异教学对改善高中生体育动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孙业伟.高中生体育动机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十一

1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往往更注重数理化和外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状况,将大量的经费、人力等投入到这些学科中,这体现了学校重视教学的成绩,但同时又明显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不得他们一天24小时不停地学习,而对于孩子们体质的关心则体现在补充营养上,却忽视了增强体质的最好方法———体育锻炼。甚至有的家长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加以阻止,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2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模式陈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跳不出灌输式的技能教学的框子,学生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练什么、不需要什么思维活动,而且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一般都是两个教材:一个新教材、一个复习教材),教学节奏安排的非常紧凑。因此,在技术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留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这种教学保证了技术(知识)传授的高效率,而学生在学习中本应有许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思考、理解,结果却被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几乎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种教学抹杀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3中学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偏低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就很难达到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的最佳效果。倘若体育教师只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技术水平,而文化水平较低,其教学工作必然受到限制。现在高等师范院校及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学生,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缺少有助于教学基本功提高的训练活动课,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实践机会少,造成许多毕业生专业知识过关而教学素质不过关,毕业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同时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还在用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

1.4中学生体育观念淡薄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青少年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其间养成的各种思想意识、学习和行为习惯对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从中学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讲,学生能否在这一阶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关系学生今后一生健康的大事,自当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受旧的教育理念的制约,那种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中学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限制了中学生们的运动。事实是有很多中学生热爱运动,如篮球、足球,但是苦于学校缺乏必备的设施,他们根本无法去进行自己喜爱的运动,只得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练习;其次,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他们没有运动的时间和情绪,他们心里想着还有多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根本无法将精力用于运动。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十二

2.1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

首先,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加强自身对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吸收和消化,使得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中学体育教育的特征,为中学体育教学服务。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三基”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以适合个人的运动项目为中心,使其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学习、钻研和创新,以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素质,一项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组织方式,如采取游戏或竞赛方法,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其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和锻炼的效果,而且使学生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实现学生对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2.2增加体育运动的课时数,弥补场地不足的缺陷

每周两节体育课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运动的需要,在保留原有体育课的基础上,多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课,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让其参加感兴趣或擅长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而在课外活动课上系统地进行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和锻炼,增强运动技术和技能,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对其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自制或创新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
积极地进行体育器材、教具改革,并做好现有场地器材的管理和维修,使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3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

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应改变过去那种以运动技术、记评和达标来考察体育运动成绩的办法,应认识到单纯的记评和达标的考试制度和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出教学效果的价值。应建立新的体育考试制度,改变单纯用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且用来衡量体育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依据的评价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根据自身的特点、起点和潜力,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使学生在体会锻炼兴趣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4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首先,教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心扉,要兼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掌握现代教育科学和技能,这样在教学时才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需要丰富的体育科学知识来指导。

3结束语

中学体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中学生体质的任务中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中学体育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要积极改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控制中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对中 小学 2023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论文(12篇) 2023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12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