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文档网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用Vee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022-07-03 20:2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Vee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供大家参考。

用Vee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用 Vee 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 作

 者:

 朱洁文

 作者简介:

 朱洁文,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教师。

 原发信息:

 《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2021 年第 20215 上期 第 40-44页

 内容提要:

 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文章主要阐释什么是 Vee 图,并以《乡土中国》第八、九章为例,阐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 Vee 图有效探究和解决《乡土中国》阅读中的问题,形成方法路径,构建学术性著作的自主阅读经验。

 关

 键

 词:

 整本书阅读/自主阅读/Vee 图/《乡土中国》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1 年 10 期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设计的 18 个学习任务群当中的第一个任务群。新课标对该任务群的描述当中 3 次提到“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

 阅读经验与方法”等含义相近之语。可见,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是该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经验的构建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而非学得的,为达成这一目标,我尝试运用可视化启发工具 Vee 图(Vee Diagramming)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和解决《乡土中国》阅读中的问题,形成方法路径,构建学术性著作的自主阅读经验。

  本文以第八、九章为例,主要阐释什么是 Vee 图,如何引导学生运用Vee 图解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 Vee 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什么是 Vee 图

  Vee 图,也常称为 V 形图,由左右两条轴线交叉形成 V 字,是高文(D.Bob Gowin)在 1977 年提出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可视化启发引导工具,主要用于建立探究问题与研究对象或事件之间的关系。高文提出以后,Vee 图又经诺瓦克(Novak)和 Ahoranta 修改完善,修改之后的一般形式如图 1 所示。

 通常情况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所以 Vee 图由确定核心问题开始,逐步展现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八个关键活动。

  1.你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试图发现什么。

  2.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该项探究有何价值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3.与核心问题有关的已有知识有哪些?构建一个概念图。

 4.探究的方法(程序)是什么,哪些探究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5.围绕核心问题,你做了哪些事情?比如,搜集了哪些知识、数据或信息。

  6.你搜集了哪些类型的知识、数据或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

  7.基于新的知识、数据或信息,构建新的概念图。

  8.评价你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反思你在本次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构建的知识技能有何价值和意义。

  在 Vee 图当中,V 形的中间是对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的描述。V 形图左侧的要素是处于“我们的大脑中和心里”的,它们指导着右边的行动从而产生知识和价值判断[1]。V 形的右侧主要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构建新知识所采取的行动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未必要完全按照上述图示和问题程序来进行设计,可以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做一些灵活的调整。Vee 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其主要价值不在于复制照搬这个图形本身,而在于以形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论、概念、信息、原理来探索和解决问题,让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二、用 Vee 图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中的应用示例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言简义丰,深入浅出,但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而言,阅读的过程依然充满隔膜和阻碍。比如,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长大的同

 学在阅读《乡土中国》第八、九章时,就对乡土社会的“无讼”有颇多争议和不解。我梳理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以“‘无讼’是否是值得赞赏的社会理念”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 Vee 图以 V 形思路延伸思考,分析“无讼”思想在不同时代有何正面价值和不足之处,形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构建学生阅读这一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一)展现并绘制初始 Vee 图

  我给学生展示了如图 2 所示的 Vee 图,并引导学生绘制出这幅图。这幅最初的 V 形图清晰地展示了要思考、讨论的内容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实践过程。

 (二)完成 Vee 图的左侧:意义评估、绘制概念图并寻找解决办法

  在确定了该问题在当下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之后,活动 3 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阅读第八、九两章的已有收获,尽量全面地罗列第八章“礼治”和第九章“无讼”的主要概念,如“礼治”“法治”“礼”“无讼”“克己修身”等等。然后,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绘制体现其逻辑关联的概念图(concept map)。概念图由诺瓦克提出,是通过概念、连接词和箭头用图解的方式表达一系列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工具。图3 是一位同学所绘制的第八、九两章有关“无讼”内容的概念图。这个概念图的焦点问题是:为什么乡土社会的治理推崇无讼?

 通过回顾和罗列核心概念以及绘制概念图,将概念结构化,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乡土社会之所以追求“无讼”,是与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改变这些,就不可能产生今天的法治社会。这些梳理,让我们对“无讼”的社会背景有了清晰的认知。

  接下来,活动 4 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思考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实践。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梳理出以下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

  1.在《秋菊打官司》《我不是潘金莲》等与乡村诉讼有关的影视剧作品当中,体会乡土社会“无讼”之弊;

  2.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风波》《祝福》等描写乡土生活的文学作品当中,体会“无讼”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

  3.以“无讼”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搜索;

  4.通过网络引擎,搜索近年来社会治理方面的热点话题、新闻头条和其他资讯,关注在法治社会当中,法律是否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找出可能的探究方法之后,活动 5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实践,从已知逐渐走向问题的解决。

  (三)完成 Vee 图的右侧:信息归纳、绘制新的概念图、得出结论以及评价

  学生通过活动 5,可能已经获得了丰富的新信息。Vee 图的活动 6 引导学生梳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讨论、辨别、分类和归纳。

 例如,有同学通过网络引擎,搜索了近年来社会治理方面的热点新闻,并把自己收集到的资讯分为两类:

  第一类,法律难以惩治的种种社会乱象。

  (1)2018 年 8 月 21 日,孙某在高铁列车上霸占一位女士的座位,被网友戏称为“高铁霸座男”,虽在舆论压力下道歉,却在不久后录制“轮椅”视频,喊话“龙哥”推车,更提及感谢滴滴[2]。

  (2)2018 年 8 月 28 日,两段游客闯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视频,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上,并感叹“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3)一男子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攀爬烽火台,还踩在山脊的垛口上行走。(《新民晚报》2018 年 09 月 23 日报道)

  (4)2020 年 1 月 1 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某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由于小区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和私家车辆占用,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3]

  第二类,“无讼”是对法律的有效补充。

  《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中国新闻网 2019 年 11 月 4 日)节选——

  嘉兴 11 月 4 日电(见习记者刘方齐)“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 39 起,2018 年下降到 25 起,2019 年至今只有 11 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3 日,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顶级专家共聚首届陆稼书“息事无讼”文化与当代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围绕平湖“无讼”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及完善“诉源治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接着,学生在以上信息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整理,构建出新的概念图,并得出问题的结论,即“无讼”可能会导致个人权利、社会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但在法治社会当中,可作为有效补充,以促进道德自律,节省司法资源。

  图 4 呈现了一位同学新绘制的概念图。焦点问题是:以当代眼光来看,“无讼”是否值得赞赏?

 最后,活动 8 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自评或互评,反思评价自己在这次阅读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如何获得的?这样的反思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复盘”,重新回顾学习经历,梳理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备将之迁移到以后的阅读活动当中去。

  三、Vee 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乡土中国》第八、九两章的阅读活动当中,Vee 图以非常简洁的可视化的形式,动态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的主体性,有益于达成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等任务群学习目标。

  1.Vee 图通过启发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的交流和重构。Vee 图在核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促使学生的元认知及认知结构透明化,将隐形知识外化。学生激活已有的阅读体验,完成对已有认知的检索、梳理和整合,准确定位当前所处的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获取新知,形成了教学过程中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认知体系。

  2.Vee 图是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探索方法,帮助学习者对认知元素进行整合,体现出各个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Vee 图当中的学习活动3 和学习活动 7 引导学生梳理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可视化的概念图,将阅读中的新旧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V 形图左轴的活动以“思考”为主,指导着右轴中的实践行动,从而产生知识和价值判断。

  3.Vee 图作为良好的元认知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认知历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可控制、可支配、可预测、可评价,知道自己“已知什么”“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最后的活动 8 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和评价,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方法。

  当然,本文虽以整本书的阅读为例,但 Vee 图的作用却不仅于此。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转型,要从知识本位的“文本讲解型”教学走向

 实践性的“任务驱动型”教学,课堂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缺席”,而是强调教师要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如元好问诗“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真正起到“疏凿”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疏导和开导呢?Vee 图就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辅助学习的可视化工具。所以,不仅是整本书阅读,其他任务群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可以尝试借助这一工具来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内化和养成,最终实现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推荐访问:用Vee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自主 引导 阅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