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文档网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有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部分高考真题解析

2022-07-05 15: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有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部分高考真题解析,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有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部分高考真题解析

 

 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有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的部分高考真题解析(全考点-名校内部资料)

  【主题概述】

 教育问题、人才选拔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总结历史上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文教育和选拔人才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成为高考的长效热点是必然的。

 【考情概览】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考情概览表 年份 试卷 考题 考点 主题 2017 2 卷 31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考制度的恢复 2019 2 卷 30 解放战争 干部教育准备

 2020 1 卷 33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教育 2 卷 26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科举制 山东卷 7 五四运动 平民教育 天津卷 17 近代教育 近代留学生

  2021

 乙卷 28 戊戌变法 八股取士 甲卷 25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辟召制度 广东卷 15 苏联“斯大林模式” 职业教育 【备考提示】

 教育问题、选官制度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古代中国的教育,儒家思想的传播、书院的设立等与教育相关的问题;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世界教育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变迁及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科举制、九品中正制也频繁考查。内容上重点考查选官制度、儒学教育;形式上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

 【链接高考】

 1.(2021·新课标全国甲卷高考·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解析】分科考试选官制度开始于隋文帝时期,此时为汉代,因此,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汉初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和选官制度无关,

 因此 C 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是指地方长官根据道德和才能在辖区内选拔人才,并向上级或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而辟召制度是自行辟召属官的制度,故 D 错误;汉代改进监察体系,在地方设刺史,刺史可以考察吏治、奖惩官员,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因此 B 正确。

 【查漏补缺】

 (2021·新课标全国甲卷高考·25)试题涉及到名词辟召。下面介绍一下汉代选官制度征辟制度和察举制。

 征辟制度,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辟召)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zhēng)”,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官府征召称“辟召”或“辟除”。辟召制度: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察举制,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又叫荐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2.(2021·广东省高考·15)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 1927 年俄罗斯联邦就有 672 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 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20 世纪 20 年代,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培养技术人员。A 项:通过材料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在 1925 年提出苏联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正确。B 项:“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是达成主要目的的手段。错误。C 项:材料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错误。D 项:未体现西方技术封锁。错误。

 3.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解析】由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确了殿试的程序,强化了殿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录取程序,故选 C 项;隋唐开科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否定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负责的殿试,而非省试考试,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而非具体的内容,不能得出人才选拔标准提高的结论,排除 D 项。

 4.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16 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答案】A 【解析】材料蒙田的教育主张“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体现了 14—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故选 A 项;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体现其政治诉求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排除 B 项;启蒙运动开始于 17 世纪,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 C 项;蒙田的教育主张体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没有反映出对宗教观念的否定,排除 D项。

 5. (2020·山东卷高考·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 1919 年 4 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 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 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 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 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答案】C 【详解】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商业者中宣传“追求知识”,“追求自由平等”的道理,反映出知识界已经初步认识到促进民众觉醒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C 项正确;徐德珩在谈话中没有明确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A 项错误;知识分子到工商业者中学宣传求知和平等,将“新文化传播”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是方法,不是其认识的进步,B 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革命”和“团结工农”对革命的重要性,D 项错误。

 6.(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48 年 10 月底”、“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统治全国的准备,故选 B 项;土地改革关注的是农民,而材料强调的是干部群体,排除 A项;1948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重视科技推动工业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排除 C 项;1948 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 D 项。

 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事实不符,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1997—2001 年高等学校在校人

 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 B 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 C 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预计到 2019 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故 D 项错误。

 8.(2020·天津卷高考·17).(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 70、80 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 200 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 1905 年,留日学生达 8000余人,其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1949 年 12 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 年代,2500 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10 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6 分)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4 分)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可以从学习内容、留学渠道以及归国后的去向等方面分析,据材料一“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以及材料二”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可知,学习内容从主要学习技艺到全方位向西方学习;据材料一”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 余人“以及材料二”留日学生达 8000 余人,其中多为自费“可知,留学渠道由政府派遣到多渠道留学,人数由少到多;据材料一”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以及材料二”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可知,归国后的去向从

 服务于晚清政府到投身于社会革命。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一”19世纪 70、80 年代“这一时间背景可知,洋务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二”甲午战后“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据材料二”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可知,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据材料”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1949 年 12 月“这一时间背景并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据材料三”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可知,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妥善安排;据材料三“2500 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知,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忱。第二小问简评,可以选择材料中提到的邓稼先、钱学森等,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历史人物,对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进行简评即可。

 【答案】(1)变化:从主要学习技艺到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从服务于晚清政府到投身于社会革命;由政府派遣到多渠道留学,人数由少到多。

 背景:洋务运动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妥善安排;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忱。

 简评:略

推荐访问:高考历史名校总复习 有关“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部分高考真题解析 高考 官制 教育改革

搜索